Tuesday, November 25, 2008

心向人文

想和大家分享吴韦材于2008年11月24日刊登在《早报·副刊》的一篇文章——《心向人文》:

还记得廿余年前的谢文,来自马来西亚的木工,是我当时一名同事,他从小到处跑,曾在中东一家日本公司熬过两年,别看他平时粗糙的双手沾满木屑,却拉得一手漂亮小提琴。

他的劳力活也就是劳力活。橱窗里需要什么他就造什么,但他一点不觉工作单调刻板。一根钉一块板这人都能从中看到手艺的乐趣。常听他说下班后就去看演奏会,那时还是朱老师指挥乐团,或许他只买座位较远的经济票,但他快乐,据知早年漂泊打工生涯还让他积了长期胃痛,但只要一提音乐,精神里就有一份别人难找的愉快。

然后是房老先生。访问他时都过七旬了,思维敏捷声如洪钟,很乐天派的老人。他从小爱电影,14岁时从一张日治时代的戏院招贴开始他一辈子的最爱收藏。60年不间断,从电影海报到杂志、相册、书籍,一辈子就钻在中外电影资料里,他从不觉寂寞,一直跟自己一生最有满足感的寄托一齐生活。

我觉得人到30岁那时至少就该想想自己真正喜欢人类生活里的哪些项目,30岁还不太迟,想想活到这年龄除吃喝拉撒睡和每天上下班地操作,究竟还有什么能让自己心里真正感到兴趣并真正想去再靠近一些,甚至能试着深一步地走进去。

不一定就非要是门学问不可。却切忌流于表面敷衍。有些朋友或许就喜欢烹饪,但只停留在一味煮一味吃并不会有更高满足感。或许开始搜索一些人类味蕾对各种味道的认知及反应,或探讨一下世界菜系奥秘,如嫌这些还太深广,那认真钻研一下香料也好。无论范围大小,在自己生活里找个项目是能做点成绩的,在自己作为人类本位的角度上打开一扇小小窗口,让自己感到原来我也能做点什么,不算丰功伟业,但能自得其乐。

人类生活里许多都属文化,处处充满趣味。一辈子虽不够时间去关注全部,但可以从些小处入手,张开视野张开思维,也就撑开胸怀。趣味是最好良药,学会挖掘趣味,让它像一面网般地张开,渐渐就会发现人类生活里原来有许多知识、创意、追求都是相通的。这些工夫不会有文凭或荣誉帽子,但知识填满的感觉很好,至少懂得,至少做到点成绩,没白白活着,那会让人感到很快乐。

人类寿命数十年,沉闷得过,老说自己怀才不遇那也得过。什么年代了,哪还有怀才不遇的事?自己能否做点什么来让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就比全世界人口为你鼓掌更有意义。

做人就做几十年,以后甚至不会再来,因此这趟做人绝不能白做。不能白做的意思是活命数十年究竟得不得到比一般生活更高一点的乐趣?掌声只是对演出鼓励,真正的快乐其实是在完全演绎角色那个人自己心里,除他自己谁都体会不到,不妨常问自己,这辈子我能有更高一点的个人喜悦么?

假如是在深夜一条漆黑河上,那么黎明的海口才是现实。假如在荆棘缠绕的城市森林里,那么远处那片晴天才是现实。说到现实未必就指身边一切,现实有着许多不同焦距,看视力够不够而已,真正能稳住人心的力量,是对生命了解后的一种真正饱满与喜悦。

人文知识让人更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然后心情和感觉都渐渐不再一样了,舒坦得多,恍然得多,释怀得多,更容易快乐起来。

但首先得想想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然后放胆,走进去。

Sunday, November 23, 2008

随想:2008年11月23日

这是我用新买的膝上电脑打的第一篇部落格,好开心,不过还有些软件没买齐,希望所有东西买齐后不会超出预算。

已经好久都没时间和精神想东西、写东西、看东西了,所以不说没有更新自己的部落格,就算是去浏览别人的、自己曾定期看的部落格也有好一阵子没去了,真难过。

希望不会被遗忘……